【108課綱】108 課綱的「素養」? 從科技改變現有工作案例看起!

【猿創力解讀】很多家長對於108課綱所談的素養感到困擾! 到底要怎樣學習才能訓練素養。小編在過去多次的採訪中發現科技與某種專業結合的「跨領域人才」相當重要。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,必定是同時具備多種基本知識(哪怕再基本都沒關係),並且能夠很快學會、立即運用各種未知技能的人,這篇文章從編輯與科技撞擊的火花開始談起,小編深受啟發,對孩子未來困擾的家長必讀。

【猿創力解讀】很多家長對於108課綱所談的素養感到困擾! 到底要怎樣學習才能訓練素養。小編在過去多次的採訪中發現科技與某種專業結合的「跨領域人才」相當重要。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,必定是同時具備多種基本知識(哪怕再基本都沒關係),並且能夠很快學會、立即運用各種未知技能的人,這篇文章從編輯與科技撞擊的火花開始談起,小編深受啟發,對孩子未來困擾的家長必讀。

很多關於素養的認知爭議,問題就出在一件事:我們都是用舊方法教出來的,所以很難參透。其實不用想太多,看看身邊的變化,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
108 課綱在今年上路,和過去非常不同的是,新課綱強調「核心素養」的培育;然而任何的改變,都會有人不適應,108 課綱當然也不例外。

許多從舊教育體系中培養出來的家長、老師,來不及理解什麼是素養,所以我們就看到有這樣的問題出現在相關臉書社團之中:

素養是什麼,能吃嗎?

網路上大家對新課綱的焦慮,我大概看到這四種類型:

「素養」到底是什麼?

「素養」要怎麼教?能補習嗎?

「素養」要如何評量?可以考得出來嗎?

孩子長大之後,「素養」能不能用來當飯吃?

搜尋網路,可以找到一大堆關於「素養」的解釋文,各路專家學者苦口婆心,用了許多解釋,希望讓大家理解素養到底是什麼、為什麼新課綱要強調素養;教育部也做了下面這支影片,試圖簡單說明什麼是素養:

坦白講,這支影片雖然每個字我都看得懂,但看完還是一知半解;很多專家學者寫了不少文章,多半也比較從理論出發,來談素養的重要,我並不認為這樣就能讓多數的家長理解、接受。

一件事要講到讓多數人很快能夠理解,具體的例子是不可或缺的。大多數談新課綱、談素養的文章,如果能舉一些具體的,大家看得到的例子來說明,或許會更具說服力。

其實從身邊發生的一些變化,我們往往就能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,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未來社會可能的樣子。

對未來社會的樣貌有了想像,我們就可以倒推回來,設想在那樣的社會中,孩子需要什麼能力才能生存下去;這樣就比較能具體推導出現在的教育應該如何改變。

我最熟悉的編輯工作,這二十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;由於科技和工具的進步,當代編輯工作的內容、需要的能力,和二十年前完全不同。這很適合用來說明,為什麼新人類不能再用舊教法。

我們來仔細看看,這二十年間,編輯工作發生了什麼變化吧。

【科技素養】編輯工作二十年來的變化

二十多年前,我剛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,就是在出版社寫電腦書。

我因為是在電腦書出版社工作,當然手上的寫作編輯工具,就是電腦;但那時還有很多出版界的前輩,仍然習慣紙筆寫作。

那時的編輯工作的核心,就是處理文字,而且幾乎只需要處理文字,所以出版社找編輯,中文系畢業生總是優先錄取的對象,因為中文系出來的學生,理論上最懂文字。

二十年過去了,現在很多公司行號找編輯,不再優先考慮中文系畢業生;事實上很多用人主管,根本就不在乎你是什麼背景出身的,甚至不一定需要大學畢業。只要你有本事,都有機會在這個時代冠上「編輯」職稱。

這樣的變化,並不是因為中文系出了什麼問題,而是因為編輯工作的內容和要求,和過去完全不一樣。

現在對編輯能力的要求,已經大大超越了過去,從單純的處理文字,到幾乎什麼都得會。不信的話,各位可以去 104 等人力銀行網站,搜尋編輯二字,看看各種編輯職缺要求的本職學能有多麼複雜,即可略知一二。

【跨領域人才】文字:各種各樣的文字都要會處理

過去編輯處理的文字類型很單純,不外乎內容、標題和文案,大概就這幾種,但現在的編輯面對的文字類型,就變得非常多樣。

現在對編輯在文字能力上的要求,是非常全面的,長篇文字要會處理(最好自己也能寫),用在社群媒體上的一兩百字短內容,也要能寫能編,更不用說幫這些內容去想適用在不同場合的短標題,以及各種網路梗。

延伸性閱讀: 【程式教育】超過一半的18-24歲年輕人 都希望他們學過程式

圖像、影音的製作、編輯能力十八般武藝全能

過去的編輯很少有機會碰到文字之外的內容,頂多是一些插圖、照片,而且真正的圖像工作,多半是美術編輯的事,文編只要出點意見即可。

現在的編輯,特別是網路媒體的編輯,就沒辦法雙手一攤,把圖像工作推給別人,全得自己來。不但要會找圖、會拍照、會基本的修圖技巧,最好還會拍片剪片,還得熟悉各種網路平台對視覺素材的不同要求。

管理與資源調度能力

過去第一線的編輯很少需要什麼管理能力,把你的稿子做好就行了;唯一需要的管理能力,就是管好自己的工作節奏,同時也管好作者、管好外部文編美編,讓他們不要拖稿、交來的稿子品質可用,不需一改再改就行。

現在的編輯,要管的事情可多了。例如社群編輯,除了內容之外,往往還要懂怎麼運用有限的預算,做最多的事情;像是同時經營多個社群平台(需要各自不同的經營策略)、辦理線上線下活動、搞定各種服務商、下網路廣告、看各種報表,還得要寫績效追蹤檢討報告,更要會提案。

如果出現了什麼新技術、新服務,能夠提高工作效率,老闆一聲令下,編輯還得在短時間內學會這些新玩意,馬上找到應用在工作上的方法。

這些都考驗著編輯的管理與資源調度能力,甚至學習能力。

延伸性閱讀: 【程式教育】家長看過來!! 5個孩子接受程式教育的理由

三頭六臂、什麼都會的年輕人

各位看到這裡,可能會覺得當代的編輯,真的什麼都得會,人一定很難找。真正的好編輯確實還是很難找,也要花很多心力培養,但能做編輯工作的年輕人其實很多。

我這些年來的徵人經驗,看到很多年輕編輯,真的三頭六臂,什麼都會。這些人是數位原生世代,從小熟悉各種科技工具,網路上各種新服務如數家珍,熟得不得了;有些人甚至還在唸書時就已經是小網紅。

所以上面列的這些專業技能,他們還沒開始工作,其實都已經自己學會了,而且還厲害得很,直接拿到工作上來用,一點問題都沒有。我這種老人都得向他們學習。

這就是科技和工具帶來的變化。二十年來,科技工具的普及,使得各行各業對能力的要求發生巨變,而人的能力也因為科技工具的「賦能」,而變得更具彈性,更能勝任各種新的要求。

然而,把時間拉回到二十年前,當時有誰能夠預見,二十年後的編輯工作,會變成現在這樣?

人人都會變成斜槓青年

108 課綱要培養的「素養」,目的是要培養能適應未來的孩子,但未來到底是什麼?其實真的很難具體描述,任何人都講不出未來一定會變成什麼樣子。但是我們大概可以抓出幾個一定會發生的大趨勢:

  • 人工智慧、機器人,會大量消滅重覆性高、技能單一的工作;
  • 新的工作型態愈來愈「混搭」,需要整合更多樣的知識和技能;
  • 新技術和新工具的進步,會讓更多資源更容易調動,更容易為人所用;
  • 愈來愈多工作需要整合各種技能、使用各種新工具、調度各種資源。

過去的教育體系著重在培養單一技能,但人如果只會單一技能,往往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工作需求(例如上面講的編輯工作),這種技能還很可能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取代(ATM 和網路銀行取代櫃員、自動駕駛取代所有的職業駕駛工作)。

未來的社會需要的人才,必定是同時具備多種基本知識(哪怕再基本都沒關係),並且能夠很快學會、立即運用各種未知技能的人;有這樣的基礎,他們才有可能面對更加快速變化的挑戰,調動各種我們現在無法想像也調動不了的資源。

也就是說,什麼都會一點,有需求時能快速學習,快速取得並有效運用資源的人,會比只會單一技能的人,更能適應未來的社會。

「什麼都會一點,而且願意、能夠快速學會新東西」,我覺得就是 108 課綱裡講的「素養」。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體系,如果能培養出對各種事物都有求知欲、願意嘗試並學習各種新事物、新工具、新技能的孩子,那麼這樣的孩子,就具備適應未來社會各種未知挑戰的素養。

用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來翻譯,其實就是「斜槓」二字。

現在「斜槓青年」能拿來寫成一本暢銷書,變成一種大家嚮往的生活方式,其實就是因為多數人並不斜槓;但在不遠的未來,所有人都得是斜槓青年才行。

我們這一代人都是舊教育、舊時代的產物,快速的變動讓我們感到極端焦慮;這並不是大家的錯,但我們還是有責任培養出能適應新時代的新生代。

家長和老師只要用對方法,讓孩子多體驗各種事物,培養孩子什麼都想學一點的求知欲,以及學習運用各種新工具的開放心胸,這樣孩子就可以具有新時代需要的基本核心素養,人人都能是斜槓青年。

原文刊載自施典志 Tenz Shih從科技改變編輯工作的案例,來看什麼是 108 課綱談的「素養」

你可能有興趣

【未來教育】90%的家長不知道,比學習程式更重要的事

【程式教育】程式該從哪個語言開始學習?

【APCS】用程式能力 申請國內頂尖大學的成功關鍵

Codingape

隱私權政策 | 使用者條款

週一至週六 10:00-20:00
週日 11:00~20:00
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374號1樓